閱 : 6882
有很多人有自己的個人公司,因為沒有業務疏于管理,很容易因為小問題進入經營異常名錄,隨后三年內未解除,導致進入失信企業名單,從而影響法人及監理導致不得注冊新公司并擔任其他公司的負責人。
21315平臺的客戶吳女士講述了她最近碰到的大麻煩,她計劃與別人合伙開辦一家培訓機構,計劃由她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但在去工商部門申請公司登記時被告知,她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原因是她曾經成立過一家公司,這家公司進入了總局的黑牌企業數據庫。
吳女士想起多年前曾經在工商局登記注冊過一家文化傳媒公司。這家公司成立后沒有從事過經營活動,她幾乎忘記了這家公司的存在。
原來,吳女士2010年注冊登記了這家公司,《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實施后,這家公司從來沒有履行過年報信息公示義務。工商局通過發信函、到住所現場檢查等方式,核實該公司已不在登記住所經營,稅務部門也證實該公司多年沒有納稅。2017年,工商局根據《工商總局稅務總局關于清理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依法吊銷該公司的營業執照。
根據《公司法》有關規定,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法定代表人3年內不得擔任任何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以現在重新申辦公司被予以限制。
吳女士咨詢了21315全國征信系統平臺,看能否有補救措施,但工作人員遺憾的告知根據有關規定她必須承擔3年的限制。同時也為她介紹了平臺的動態預警系統以及究鏡品質評分,可以全面關聯企業法人及管理層人員的相關信用信息,第一時間處理不良記錄,避免對企業及管理人員造成影響。
小問題也會有嚴重后果
人們通常認為,就像名稱一樣有嚴重違法行為才會進入失信企業名單,但實際上有很多企業是因為一些小問題沒有管進入了經營異常名錄,一旦滿三年就會進入嚴重失信企業名單。
1、企業未在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信息;
2、未在登記機關期限內公示有關企業信息的;
3、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4、通過企業住所無法聯系;
這些情況都會被記錄異常名錄。
一旦進入經營異常名錄如何解除呢?
需要根據具體問題進行解決,補交相關材料,繳納相應的罰款。如果個人沒時間可以考慮聘請第三方相關機構代辦。個人還是推薦企業經營人在類似21315企業征信系統為自己主要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一旦自己名下相關企業出現問題可以第一時間提醒并協助經營人處理,避免經營人主要企業受到波及。